永康市国资办建设“一库通查”应用 打造县级国资“智管”样板

日期:2022-08-07 10:46:51 来源:​市国资委 浏览量:​
分享:
     

朗读

近年来,永康市国资办紧紧围绕“强管理、强服务、能融资、能运营”的十二字改革方针,坚持以问题为导向,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,在金华市率先创新打造国有资产一库通查系统应用,全力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方法、机制、手段、效率重塑性变革,打通数字化国资监管“最先一公里”,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2022年5月,永康市国有资产一库通查系统获得浙江省国资国企“一件事”优秀改革实践案例,在全省县级国资监管部门中排名第一。截至2022年5月底,该系统已在全市82家国有企业实现推广应用全覆盖。

一、建立数字台账,破解“数据贯通难”

一是梳理需求清单。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,成立4支调研小组,通过专题调研、集体座谈、会议讨论等形式,结合国有资产清查、国企改革、市委巡察发现的问题,全面调研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,梳理出国有资产管理主体分散、工作管理脱节、信息不对称、资产处置不及时、价值不明确、管理成本高、监管不到位等10余项高频、急难问题,形成监管需求清单。

二是制定统一标准。建设资产信息管理、价值管理、处置管理系统,制定下发《永康市国有资产一库通查平台建设实施方案》, 明确国有企业资产信息采集录入标准,统一资产认定业务口径、信息采集规范、录入流程等,全面打通国资办与国有企业之间、国有企业各部室之间因管理标准不同而产生的业务数据壁垒,确保系统全面真实反映国有资产总体情况,为后续国有资产台账联动、数据统筹利用、精准管控提供强大支撑。

三是建立资产数据库。在国有企业资产两轮全覆盖摸排比对的基础上,指导国有企业录入所属资产采购、登记、使用、报废、处置等情况,形成国有资产数据库。结合GIS(地理信息系统),有效归集内外部数据,实现资产进出“一库通查”、资产信息“一键调取”,资产发展“一屏掌握”。截至目前,系统已登记国有土地信息374宗259.06万平方米、房产信息678宗152.39万平方米,备案出租合同1460个、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147辆。

二、升级业务手段,破解“高效监管难”

一是全面实施线上审批。对资产信息调整、不动产处置、出租申请、协议出租以及车辆申购等业务实行线上审批,实现企业资产管理报批“零次跑”,有效解决企业资产管理报批流程复杂、手续繁多、多头跑等问题。今年4月份全面推行资产出租、处置上线审核以来,已完成公开出租信息审核报备22条,国有不动产处置审批6宗。

二是重塑监管工作流程。依托系统监督场景应用,实时采集资产承租信息,整合汇总国有房产出租管理全过程数据,通过自定义设置阈值、实时监测、分层多样化报警提醒,对即将到期、已经到期、逾期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预警,有效化解因资产出租到期未发现、发现晚造成的资产经营风险,避免国有资产流失,提升资产利用率。今年4月以来,共发出合同到期预警提示338条,租金收缴预警提示226条,合同超限期提示4条,均已责令按期整改。

三是构建互动衔接机制。打通资产管理不同审批事项内在联系,建立了国资办、市属企业、下属企业、企业内部等多部门多层级审管衔接“互动机制”,实现协同在线与督办在线,强化资产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,切实避免因信息互通不及时导致的监管缺位问题。例如,企业依托一库通查平台线上对账功能,实现资产经营运营财务数据有机融合,破除传统资产、业务、财务部门管理流程不通、数据孤立、各自为战的工作困境,整体协同效能大幅得到提升。

三、创新机制模式,破解“保值增值难”

一是建立“四色”分类盘活机制。创新制定国有不动产出租管理“绿、蓝、红、紫”四色分类指引(绿色代表暂不开发、蓝色代表暂缓开发、红色代表有规划待开发、紫色代表待处置资产),依托一库通查平台分类实施确权盘活,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效益。今年以来,依托系统筛选出5000平方米以上土地46宗,明确可盘活开发利用土地7宗,盘活开发面积达794.4亩,其中原陶瓷厂地块已开发建设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,预计亩均产出可达116.34万元,较盘活前增长5800%。

二是迭代资产智能分析功能。构建资产确权、规范出租等监督规则模型,迭代升级资产出租合同分析比对、安全指标分析比对、权属依据分析研判功能,精准发现破解资产权属不明、出租不规范、资产被占用等问题,有效避免资产潜在流失风险和管理风险。截至目前,已筛选出“证使不一致”土地165宗、房产263宗,“无权证”土地69宗、房产104宗,待政策明确后开展集中确权和盘活利用。

三是拓展资产线上管理模块。优化企业资产管理过程涉及的维修管理、水电费收缴、安全管理以及租户反馈等日常管理方式,通过情况在线登记、系统在线接单、后台在线监督等功能,简化业务办理环节,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效率,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1000万元。